□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 通讯员 王晨 董彦良
“平时我们老年人有什么困难,就找社区志愿服务队!”“社区每月一次的党群联席会议,党员群众共同议事论事,人人都是主人翁。”最近,谈及所在社区(村)的新风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群众赞不绝口,这是该地区群众自治激发市域社会治理活力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发挥自治强基的强大生命力,积极推进群众自治规范化、民主化、法治化,打造社会治理新样板。
党建引领强筋骨
因身有残疾,阿克苏市南城街道托万克巴扎巴格社区居民孟宪平长期无业,丈夫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她和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她向单元长表达了想找份工作贴补家用的愿望,单元长把此事“搬”上党群议事会。经社区党支部多方协调,孟宪平在辖区就业基地申请到了免费摊位和创业援助金,她和丈夫一起摆摊卖菜,如今日子越过越好。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群众自治全过程,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凝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强大合力,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的工作优势。
阿克苏地区研究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网格、楼栋党组织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体系,织密组织网络,把支部建到楼栋,实现网格内党组织全覆盖。
同时,该地区研究出台《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全地区2.6万余名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共同开展平安创建、隐患排查、纠纷调处、环境整治、交通秩序维护等活动,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生动局面。
阿克苏市红桥街道红桥社区探索构建网格党建“红色联盟”,最大限度吸纳社会力量、培育社会组织、引导群众自治共建。广泛发动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网格事项管理,协助网格员组织、宣传、发动、服务群众。同时通过组建网格微信群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收集居民反映的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问题,努力提升群众参与网格化管理的积极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广泛参与解难题
“民情联系卡上有网格员的电话,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们。”5月23日,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镇玉斯屯克阿热勒村网格员买买提·尕一提边走访,边为村民发放民情联系卡。
小小民情联系卡上标注着网格员的联系方式及工作职责,也展示出阿瓦提县以构建网格化管理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的治理模式。
塔木托格拉克镇充分利用网格服务站,为群众提供生活服务、公共服务、政务服务等,让辖区群众不出网格也可享受贴心服务。今年以来,网格员积极发挥作用,在网格服务站为群众协调解决403件困难诉求、化解66起矛盾纠纷。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不断推动各类群众组织发展壮大,充分动员组织群众,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中心、各类群众组织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同心圆”,有效解决治理资源分散、治理协同不够等问题,努力实现基层治理由碎片化无序管理向系统化有序治理转变。
为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阿克苏地区充分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库车市新城街道幸福社区将7个物业公司、210个餐饮企业、10个艺术培训机构分类,成立物业协会、餐饮协会和艺术特长培训机构协会,做到有事大家议、决策共同定,引导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库车市热斯坦街道林基路社区将废旧活动中心改造成居民议事点,开设茶馆、红色影院、家风家训馆,鼓励群众“说事、议事、主事”,激发城乡治理活力。
群众议事聚合力
近日,温宿县托乎拉乡思源村村民代表们组织有序、着装规范、整齐列队,在村委会大院参与村级重大事务议事。
过去,村务、党务、财务公开不及时,村民们意见很大。现在,思源村每季度都会对“三务”情况公示,村民们对村级事务议事决策的参与度、积极性越来越高,对村务管理的方式也越来越满意。
近年来,在群众自治中,阿克苏地区注重让人民群众依法依纪依规对各类自治组织和身边人、身边事进行有力有效的监督约束,促进自治组织、基层社会良性运行。
新和县健全以议事协商为重点的民主决策机制,实行“四议两公开”、民情议事会、民情恳谈会等制度,明确每月20日召集网格员、业委会、物业等代表召开网格议事日联席会议,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形成。
阿克苏地区引导基层群众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开展身边典型选树等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自治能力,凝聚起建设平安家园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拜城县出台《新时代村民“积分制”服务管理办法》,将群众自治与“积分制”管理有机融合,按户发放积分卡,建立村(社区)积分超市、道德银行,实现积分服务、积分激励、积分奖评、积分管理,不断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水平。
乌什县依麻木镇通过“庭所共建”探索法律咨询新模式,镇级层面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人民法官,村级层面配备法律顾问,选树“法律明白人”、讲法学法示范户,通过走访入户、举办法治课堂、面对面宣讲等方式,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深入人心。
如今在阿克苏地区,“凡事搭把手”已成新风尚,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合共生,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体制正逐步健全。